【本報消息】為增進本地建築師對中國內地建築文化遺產的認識,以及對本澳學生在內地升讀建築和城規等學科情況的了解,澳門建築師協會日前組織會員前往福建廈門進行為期四天的交流考察之旅。期間考察了多處土樓建築群,並訪問了華僑大學建築學院。考察團成員包括協會副理事長利安豪、財務長何培基、理事張巧娟和蘇偉圖等共十五人。 橋上書屋精緻實用 福建土樓於二○○八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吸引不少中外遊客慕名觀光考察。針對遊人的增長,在更好地保護文化遺產的前提下,當地政府對相關旅遊接待設施作出了規劃和整頓,如澳門建築師協會考察團所到訪的永定洪坑土樓群和南靖田螺坑土樓群,修築了景區道路,引入景區電瓶車等環保交通,以限制一般的車輛,同時優化景區的步行環境,建造專門的觀景台等,有效規範了旅遊秩序。 除了熱門的土樓旅遊景區外,考察團還前往了一些未被開發的土樓村落,當中位於福建平和縣的崎嶺鄉,在其穿村而過的小溪上建起了一幢簡潔現代主義手法設計的“橋上書屋”,它既是連接小溪兩岸的通道,亦是一間精緻而實用的學堂,可讓村裡孩童上課和閱覽圖書,還充當了村中一處公共空間,形成時代鮮明的新地標。現代建築與古老的土樓並置,展現了村落發展的歷史軌跡,所以,這幢“橋上書屋”獲得了多項國際建築設計奬。 勉澳生多觀察鑽研 福建華僑大學多年來為本澳培育了一批批建築設計及工程界專才。因此建築師協會特地訪問了該校建築學院,得到了華僑大學副校長劉塨、建築學院院長龍元及建築系主任吳少峰等人的熱情接待,帶領參觀學生的設計作業,更安排協會成員與該校建築學院的在讀澳生交流。成員與學生分享了本次考察之行的心得及介紹本澳建築設計行業的狀況,並勉勵學生在學期間多觀察優秀的建築和人文景觀建設,包括如土樓這種蘊含先輩智慧的文化遺產,值得對它們作深入研究,探討當中可應用於現代建設的手法。華僑大學建築學院近年引入了結合澳門實況的學生設計作業,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已認識到澳門的建築和歷史文化,有利畢業後回澳從事相關工作,澳門建築師協會對此表示欣賞,並可為此提供相關的協助和合作。 澳門建築師協會此趟福建廈門考察之旅,既參觀了優秀的世界文化遺產項目,又能與內地相關專業的高校師生交流,收穫甚豐。 原文链接: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2-12/11/content_758254.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