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中日城市论坛系列讲座之一
生活空间的伦理
2011年04月21日晚7:40 ,日本神户大学名誉教授、日本居住福祉学会会长早川和男先生于国际会议中心G101为我院建筑师生举行了一场题为“生活空间的伦理”的精彩学术讲座。讲座由永利集团88304官网院长龙元老师主持、费迎庆老师翻译。众多老师和同学出席听讲,期间整个国际会议中心座无虚席。
讲座一开始,早川和男先生便以实例图片引入世界各国对住宅的设计方法的思考,阐明老建筑、旧街区的生活、文化、交往与空间的更新和传承的重要性。如德国的旧街道改造中交往空间记忆的留存、匈牙利希尔顿饭店利用原有办公楼的改建、波兰华沙古城的复建等。接着,早川先生由此引入了健康的生活空间的概念,介绍了日本东京商业街的改造和巴士站改建成休息场所等实例,指出了现代城市都市化的破坏以及高层住宅居住模式带来的邻里交往的缺失和人性冷漠在地震中的危险性,提出建筑与城市规划的最终目的是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而不是现代人的孤独与迷惑。同时,以所绘的意象图说明在人生活的两大要素物质需求(消费)与居所(住宅、建筑)中,最重要的是生活环境,不是物质上如工资、福祉高低等方面,居住才是福利的基础。最后,早川先生提出,建筑师面临的最大课题是“如何去创造、设计居住空间”。
短短一个小时左右的演讲,早川先生给了我们诸多关于如何构筑居住空间的启发和思考,让我们受益良多。精彩的演讲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华大中日城市论坛系列讲座之二:
设计拯救地球——现代日本的设计状况和方向性
2011年04月21日晚8:30,在早川和男先生的演讲之后,大阪人间科学部人间环境学科特任教授、奈良社区营造中心顾问片寄俊秀先生紧接着为我院师生作了一场名为“设计拯救地球——现代日本的设计状况和方向性”的讲座。讲座由永利集团88304官网院长龙元老师主持、费迎庆老师翻译。
讲座内容主要围绕设计在地球环境危机中所能解决的问题展开。片寄先生提出设计的“魅力和共感”理念来自于“用+利(计画)”及“美+技(艺术·技术)”的融合。并以最近东日本所遭受的地震、海啸与核辐射等灾害为例,阐述了设计理念的重要性,即要在意识上进行解决,如持续性、人性化、便利性等。片寄先生还以日本城市防灾系统的设计为例,介绍了防灾网络的形成对于受灾地区的有效支援作用,如在这次东日本地震中物资支援汇集于传递的作用等,并提出设计应该从实用出发,不应是哗众取宠的华丽,而是朴素的实用设计。
讲座中,片寄先生以其幽默的口吻和肢体语言引发了同学的阵阵欢笑声。讲座最后在同学们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华大中日城市论坛系列讲座之三
建筑师黄声远田中央里的自由呼吸
2011年04月22日晚7:00 ,台湾黄声远建筑师事务所主持人、中原大学建筑系教授黄声远老师于国际会议中心G101为我院建筑师生举行了一场精彩的演讲。讲座由永利集团88304官网副院长彭晋媛老师主持。讲座吸引了众多老师和同学到场聆听,期间整个国际会议中心座无虚席。
讲座初始,黄声远先生放了一段视频短片,该片主要介绍黄声远先生这十几年来一直在做的事——带领着他的昵称为“田中央”的建筑事务所团队在台湾的宜兰与罗东所做出的建筑尝试。接下来通过图片一张张的展示介绍他的作品与理念,那些令人感动的作品如罗东新林场、宜兰西堤社福馆与屋桥、宜兰河河滨公园、庆和桥附挂桥、礁溪生活学习馆等无不在一次次的强调着他坚持的理念:莫忘初衷,为需要的人提供帮助;努力营造慢而自由的城市,扎根于土地,为自由留白。
短短一个多小时的演讲,全场鸦雀无声,专注地聆听黄声远先生的诉说。黄声远先生区别于许多当代建筑师的独特而精彩的建筑理念和尝试与我们分享之余,留给了在场师生们深远的启发和思考。最后,演讲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华大中日城市论坛系列讲座之四
城市可持续再生的城市设计——以北京南锣鼓巷为例
2011年04月22日晚8:45 ,继建筑师黄声远的精彩演讲后,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吕斌教授紧接着以“城市可持续再生的城市设计——以北京南锣鼓巷为例”为主题,为我院师生作了一场专业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永利集团88304官网院长龙元老师主持。
吕教授首先对通过图表方式对我国转型期旧城更新模式转变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基于社区营造的城市规划模式的思考,即“以消费理论、生活的伦理为基础,关注城市空间的生活品质,而非‘效率第一’,重点转向‘存量空间’,也就是城市老城区的可持续再生。”而不是一味的推倒重建。并以最受争议的案例北京南池子和最好的案例东城区南锣鼓巷可持续再生的城市设计实践正反两面详细的介绍,提出城市可持续再生城市设计的要点:
- 严格遵守古都、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的基本原则
- 基于文化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视点的文化途径
- 基于社区构建的老城区复兴——空间设计、行为设计
- 多主体参与的合作型可持续再生的途径
- 小规模循序渐进——微循环的模式
- 多元融资渠道
整个讲座中,吕教授以其专业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历史街区在改造中如何在传承与发展中融合共生的一面。最后,精彩的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地落下帷幕。
华大中日城市论坛系列讲座之五
灾前灾后应如何发挥建筑师的责任
2011年04月23日晚7:30 ,东北大学大学院工学研究科都市·建筑学专攻教授小野田泰明先生为我院师生作了一场关于“灾前灾后应如何发挥建筑师的责任”的主题学术讲座。讲座由永利集团88304官网院长龙元老师主持。精彩的演讲吸引了众多师生的参与学习。
讲座初始,小野田先生首先为我们介绍解释了其所谓的“建筑计画师(策划师)”所作的事。他认为“好的过程为好的建筑”,设计前的调研及建成后的调查都是很重要的事,而建筑计画师便是“一个过程创造家”,并形象地以电影的导演比喻建筑计画师在建筑设计中所扮演的角色。接着,小野田先生对其著名建筑计划作品“仙台媒体艺术中心”(设计:伊东丰雄;策划:小野田泰明)、“The Art Mesuem of New Age”、“The New Performing Center In A Small Town”等进行分析讲解以及建成后的使用效果的评析,为我们讲解日本城市与建筑计画学。最后通过介绍此次东日本大地震仙台城市灾前灾后情况的变化,思考并探讨作为一名建筑师在其中力所能及的事。
讲座的最后环节,小野田先生和现场同学进行互动交流,用其渊博的专业知识认真地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相关问题。整个讲座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10级研究生 刘用海 郑颖娜) |